在经过连续三年的虚火之后,随着资本的撤离以及用户兴趣的衰减,2017年终于没人再鼓吹“今年是VR元年”了。 VR的虚火始于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VR创业公司Oculus,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VR热潮,众多VR从业者、投资机构、媒体都大肆鼓吹“VR元年”已经到来。在2016年一季度,全球VR/AR的风险投资金额一度达到了10亿美元。 然而,随着资本的退烧,VR很终还是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根据科技媒体报道,2017年一季度,全球VR/AR的风险投资额只有2亿美元,暴跌8成。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大量VR硬件及内容初创企业死去。而前两年大肆扩张的VR体验店,很多都已经因为亏钱而干不下去•••• 随着产业开始进入低潮,很多人都认为VR只是一场资本催生的泡沫,甚至引发“2017年是VR低谷还是终结?”的讨论。对于很多人提出的“VR终结论调”,笔者有不同看法。 01 资本泡沫?这只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经阶段罢了••• 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历程,业界常用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来进行分析与评估。 任何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被研发出来开始,大众对它的期望值都会经历这样一条曲线。
▲ 图: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方法论
触发期:一代产品出现,但用户的需求很不成熟,产品的特点也不成熟,更多的是来自定制化的需求。 期望膨胀期:技术很快会引来媒体以及风险投资的关注,同时伴随着大量的资金进入这个领域,从而无论是用户还是业内的人,对这项技术的期望会越来越高,甚至被炒作到一个顶点。 幻灭期:很快,会有一些用户开始尝试产品,而当这些采用了产品之后,他们会发现远远低于预期的希望,无法满足需求,从而一些比较负面的评价开始见诸报端;VR在这一阶段,就因为产品笨重、画面清晰度不足、眩晕、交互差、内容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饱受批评。 因为高预期和低成熟度的存在巨大的落差,人们对这项技术的关注度会随之降低。但是,厂商以及相关技术供应商并不会放弃,而是继续地去完善产品,这也是技术和产品真正走向成熟的阶段。但是从外界来看,不管是媒体报道还是舆论都会不如前一两年那么火热。 成熟期:事实上,经历过这一段波谷之后,该技术和产品会逐渐成为主流,更加成熟的产品也随之出现,相关的服务也会逐渐完善。当曲线从波谷往上走时,表示这一项技术和产品成熟了,服务也成熟了,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接受这项技术和产品。 主流化期:技术越往后走,产品越来越成熟,进入到市场主流阶段,这时候产品就会相对进入一个价格竞争的阶段。 这就是任何一种新技术发展都要经历的过程,VR自然也不例外! 02 资本寒冬不是产业寒冬 所以,对于VR没必要那么悲观,毕竟这一轮的发展热潮才刚刚三年,远远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行业还是有未来的。这也是大部分VR从业者对于当前的产业的认识。 在5月20日的2017中国VR/AR产业高峰论坛上,来自AMD、大朋VR、硅谷数模、打扮家、三目猴的多位嘉宾也都发表了类似的观点。
▲图:2017中国VR/AR产业高峰论坛圆桌讨论,嘉宾(从左至右):大朋VR首席战略官章立、AMD亚太区技术总监卢英瑞、三目猴科技市场总监杨博、打扮家CEO 勾玉东
其中,大朋VR首席战略官章立明确指出,VR的发展是稳步向前的过程,资本的寒冬并不一定是产业的寒冬。他认为2017年将会成为VR真正落地的开端,理由有三: 1、VR的用户在提升,VR的实际购买需求正在被激发。 章立表示,通过VR关键字的百度指数(大众关注度)和天猫指数(购买)的对比,可以发现尽管VR的舆论热度在下降,但用户的消费需求其实是在提升的。 IDC的报告也显示,2017年一季度 VR头戴设备出货量达230万,三星Gear VR出货量很多达49万台,索尼PS VR紧随其后42.9万台。HTC Vive 和 Oculus 分别为19.9万台和10万台。这说明了VR用户正步入一个相对稳定成长的阶段。 2、供应链开始完善,开始对VR进行专门配套 因为当前技术瓶颈和供应链的原因,如今VR的设备还有昂贵、笨重、显示不够清晰、眩晕等问题。但是技术的发展和供应链的完善,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在2017年,电子供应链开始考虑VR的需求。比如AMD亚太区业务总监卢英瑞就在峰会上介绍了AMD在显卡方面针对VR做的诸多优化,以支持VR实现更好的体验。除了AMD,高通、英特尔、ARM、炬芯、瑞芯微等芯片企业也都推出专门VR解决方案。在屏幕方面,三星、天马、夏普等厂商也改进技术以提供更清晰、刷新率更高的屏幕。还有硅谷数模对于“手机+VR”传输的协议和Type-C接口大力推广,以实现更流畅的数据传输•••• 或许这些上游企业的推动效果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逐步显现出来,但“供应链开始考虑VR的需求”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VR已经在产业生态上大踏步前进了•••• 3、软件、内容生态开始成熟 随着谷歌DayDream和微软Hololens系统的发布,在操作系统上,开始出现“移动VR跟谷歌走,PCVR跟着微软走”的趋势。这两大操作系统巨头针对VR进行标准化的工作和产品化的升级,也给VR软件内容生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VR操作层面的标准确立之后,内容层面也开始繁衍。国内外的VR内容平台也开始成型并广泛部署,百度、乐视、暴风、兰亭数字、三目候VR也都纷纷进军VR内容领域,VR内容匮乏的情况也将得到逐步改善••• 03 在资本寒冬下,巨头与新秀的不同玩法 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在当前资本寒冬的困局下,要想在VR这一领域干下去可不容易。对此,巨头和初创企业也各有各的玩法。 在资本低谷进入行业内收割,一贯是巨头们的拿手好戏。谷歌和微软各自推出自家的VR操作系统,以期占领先机。腾讯、阿里也都分别在娱乐、电商平台试水VR,甚至传言苹果也将推出VR产品。中国很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主打影视的光线传媒也在积极布局VR产业,开发to B的项目。 与巨头相比,创业公司更侧重于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毕竟,在资本寒冬下,维持企业生存才是一要务。于是,这些创业公司都开始寻求B端转型,娱乐、教育和企业级应用方案成了VR的新商业化突破口。打扮家CEO 勾玉东认为,VR有非常多的细分领域,例如游戏、教育、旅游等,在这些领域的B端市场是一个未开垦的处理地,就一个的挑战就是需求比较碎片化,怎么从中提炼出不同的需求,适合行业的精准方案是各家都应该认真考虑的。 例如北京微视酷、青岛黑晶科技开始聚焦VR教育方案的开发,打扮家、厦门布格VR针对VR家装、VR看房推出解决方案,还有许多VR内容企业则开始为有需求的客户进行定制化内容制作•••• 对于VR产业而言,这些动态都是行业还在发展的积极信号。在众多从业者的努力之下,2017年VR将有望迈过前期的坎坷,在关键技术和问题上有所突破,以一个更加成熟的形象呈现在消费者面前,重新焕发VR产业的生命力。 来源:智慧产品圈,黄韶龙。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