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Welkin
7月下旬,《I Am Cat》(官方译名:我是猫)上线PICO,这款在海外大卖的VR游戏同样获得了国内玩家的认可,截至目前用户评分为4.7(满分5分,好评率95%,620人次),连续五周牢牢占据畅销榜和新品榜NO.1,是2025年至今PICO平台销量最高的新作。
而在海外市场,《I Am Cat》去年刚一登陆Quest就立刻展现出爆款潜质,目前用户评分仍高居4.9分(满分5分,63000人次),已跻身“Quest平台TOP 50畅销榜”。今年6月,多人模式更新上线后又进一步推动了销量。作为一款包含付费DLC的买断制游戏,《I Am Cat》的成功在如今的VR市场显得尤为难得,其成功因素与《Gorilla Tag》《Animal Company》等F2P游戏既有相同点,亦有独到之处。
近日,VR陀螺与《I Am Cat》的开发商New Folder Games进行了邮件交流,本文就来深度剖析这款爆火游戏的成功因素。
6年9款游戏:New Folder Games的“小而美”开发哲学
《I Am Cat》的开发商New Folder Games总部位于塞浦路斯,员工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采用远程办公模式。自2019年成立至今,他们已经发布了9款VR游戏(详见表格)。作为一家目前只有15名员工的工作室,这种开发效率可谓相当惊人。
数据截至2025年8月15日,带“EA”字样的表示游戏处在抢先体验阶段。(图源:VR陀螺)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New Folder Games迄今为止发布的9款游戏中,有6款还处在“抢先体验”阶段,内容体量并不大,更多是作为创意尝试的快速开发。New Folder Games告诉VR陀螺:“在推出《Titans Clinic》之前,我们一直专注于积累VR游戏领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Titans Clinic》是我们首批取得成功的项目之一。”
该工作室旗下的游戏大多都保持了相对统一的卡通美术风格,道具和场景都显得比较“圆润”。比如2023年发布的《Playroom》,将其中的建模放到2024年的《I Am Cat》里也毫无违和感;《Fruit Salon》中出现的透视镜等手术道具,也在《Titans Clinic》里再度使用——这种统一性有助于技术与素材的延续和积累,可节省开发成本。
《Never Down - Only Up》是其中的例外,画面采用了积木风格。
New Folder Games开发的VR游戏以“沙盒”“模拟”标签占大多数,三款游戏取得商业成功的作品全都带有这些标签,可以说这就是他们擅长的领域。
这种“模拟”玩法并不像《微软飞行模拟器》或《Cooking Simulator VR》那样追求高度真实感的拟真,而是先给出一个模拟的大致框架,比如《I Am Cat》是“猫咪模拟器”,《Titans Clinic》是“牙医/美甲模拟器”。然后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各种夸张和荒诞的玩法延伸,毕竟现实中没有哪个牙医会把顾客的满口好牙都拔光再种上别的东西。
在《Titans Clinic》里,玩家遇到的顾客甚至还有大猩猩、吸血鬼、丧尸、外星人等非人类,堪称千奇百怪。对此,New Folder Games解释道:“由于《Titans Clinic》是一款轻松愉快的休闲游戏,我们希望引入一些酷炫且出人意料的角色。灵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电影和动画片,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意概念进行创作。”
《Titans Clinic》能给吸血鬼做美甲和治疗牙齿。
至于“沙盒”的部分,场景范围也都控制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比如《I Am Cat》的初始活动范围只有奶奶家。车库、肉铺和街道等更多场景是在游戏取得成功之后,才以付费DLC的形式推出的。优先注重玩法,不盲目扩大开发体量是许多小型VR游戏团队的共识。
游戏设计中的“打破禁忌快感”与玩家的心理需求
以猫咪为主角的游戏并不少见,比如《迷失》(Stray)、《小猫咪大城市》(Little Kitty, Big City)等都是近几年的成功作品。New Folder Games告诉VR陀螺:“在某次视频会议中,有人开玩笑地提出‘如果在VR里变成猫会怎样?把手换成肉垫。’——灵感的火花就此迸发。”而且团队成员多数都有养宠经历,这为游戏增添了真实感。
据了解,《I Am Cat》项目于2023年第一季度启动,团队吸取了《Titans Clinic》《Never Down》《King of Magic》等此前作品的经验。开发历时一年左右,《I Am Cat》于2024年5月通过App Lab推出抢先体验版,短短5个月内便收获超过4万条评价。12月在Quest Store完整发布时,评论数已突破5.3万,游戏的大获成功让这支小团队平稳度过了行业寒冬期。
New Folder Games认为:“《I Am Cat》的成功关键在于人们对宠物(特别是猫)的喜爱。此外,市面上有趣的VR游戏本就稀缺,这让我们脱颖而出。”
在《I Am Cat》里与NPC“奶奶”斗智斗勇。
在“化身为猫咪生活”的沉浸式主题下,高自由度和交互性是成功的原因之一。玩家能以猫咪的视角在沙盒空间中自由移动,随心所欲地与各种道具以及NPC互动。游戏学习了《Gorilla Tag》的摆臂移动方式,但要求的摆臂幅度更小,玩家基本上只要将双手放在胸前摆动就可以跑步,此外还能实现伸出爪子、用嘴叼住道具等操作。不过,良好的交互性和自由度只算是《I Am Cat》的底层基础,毕竟在XR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的现今,许多游戏都能做到。
在7月下旬于日本横滨召开的CEDEC 2025上,MyDearest美术团队的效果设计师池田博幸在分享演讲中将《I Am Cat》成功的真正秘诀总结为“卡里古拉效应”(Caligula Effect)。“卡里古拉”是指“因被禁止反而更具吸引力”的心理现象,池田将其定义为“正因现实中无法实施禁忌行为,才更想在游戏中尝试”的冲动。
需说明的是,“卡里古拉行为”并不等同于暴力或犯罪行为,而是一种“超越规则”的快感。实际上,几乎所有游戏都存在卡里古拉行为,比如玩RPG时擅闯民宅、搜刮道具,在对战游戏中击倒对手等。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55亿的《GTA》系列,正是以“横行霸道”的自由玩法最为主要卖点。
MyDearest美术团队的效果设计师池田博幸(图源:CEDEC 2025)
想将卡里古拉行为合理地融入游戏,就需要开发者的创意和巧思。比如在《I Am Cat》中,猫咪有诸如“推落书本”“戳破气球”等任务,游戏提供的这些目标就是在一步步引导玩家打破常规,进而鼓励对场景里的NPC做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其中的许多行为都与猫咪的真实习性相吻合,既契合游戏主题,又能让玩家体会到打破禁忌的乐趣。
这类设计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视频极具娱乐性,在社交媒体尤其视频网站上具备高扩散性,给人以“现实世界中绝对不能做的事情,在这个VR游戏中都能实现”的感觉。无论在YouTube还是bilibili,《I Am Cat》的视频都呈现病毒式传播,这也是其热卖的一大关键因素。
迄今为止,《I Am Cat》已经推出了2个付费扩展包,“Deluxe Pack”可解锁更多的沙盒场景和任务供玩家游玩,还包含独特的皮肤和物品;“Multiplayer Pack”则支持多人联机同乐,大厅最多可容纳20名玩家交流。众所周知,“多人+社交”是VR爆款的必备标签,联机要素也可以带动周围的朋友一起参与进来,这是《I Am Cat》向那些F2P VR游戏学习的成功经验。
《I Am Cat》相关视频在bilibili有千万级播放量。
能否复制成功?VR行业的模仿浪潮与创新边界
正如《Gorilla Tag》的爆火带动了一大批模仿者,《I Am Cat》的成功同样给其他厂商带去了灵感。
·MyDearest就基于“卡里古拉效应”理论,学习《Titans Clinic》开发了《MAD SURGEON -Goblin Hospital-》,玩家的身份是外科医生,能对哥布林的身体进行各种“魔改”。该作目前在Quest平台的成绩为4.8分(454人次)。
·Dream Dev Studio推出的《You Are Ghost》,让玩家扮演幽灵负责“闹鬼”,在沙盒场景中不仅能与道具互动,还可以穿墙、借助麦克风发出声音,肆意捉弄NPC。该作目前在Quest平台的成绩为4.9分(378人次)。
·中国北京的团队“超梦无限”(Brain Dance Infinity)制作的《狗狗计划》,几乎就是《I Am Cat》的狗狗版平替。该作也已经在PICO和Quest平台上线。
You Are Ghost(图源:Dream Dev Studio)
最关键的问题:《I Am Cat》的成功能否复制?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尤其是在Alpha世代的孩子们作为当前主要用户的VR市场。“休闲模拟玩法+卡里古拉效应+病毒式社交裂变”三个环节如果都能做到位,就有机会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New Folder Games自己就如法炮制推出了《I Am Security》,主题是以安检员的身份搜查客人是否携带有违禁品,当然也能戏弄NPC,把他们身上的东西没收卖钱。该作目前仍处在EA阶段,上线一年Quest用户评分为4.8分(满分5分,42000人次),俨然已成为新的爆款。
MyDearest旗下的“小偷模拟器”《Little Thief》则学习了在VR领域同样获得好评的《Thief Simulator VR》,只不过把难度大幅降低,沙盒场景缩小,将场景和角色都变得卡通化,也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Quest用户评分4.8分(满分5分,940人次)。
今年,《I Am Cat》还由Estoty负责移植到了Google Play和iOS平台,调整为F2P+内购/广告的商业模式,下载量迅速突破2000万。这款游戏的红利,还足够New Folder Games吃上好一阵子。他们并没有故步自封,除了保持更新的《I Am Cat》和《I Am Security》外,据悉还有一个“新秘密项目”正在开发中。
I Am Security(图源:New Folder Games)
结语
“人类虽然聪明,但是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出于习惯忘记了初心。”这是出自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著作《我是猫》里的经典名句。
面对现象级爆款,学习模仿固然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但仍需秉承创作的初心,优先将玩法与VR特性结合,这才是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失去自我、流于表面的抄袭游戏终将被快速更迭的市场所埋没。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