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冉启行
继 2025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惊艳亮相后,10 月 24 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夸克 AI 眼镜 S1 正式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启预售,产品将于 12 月初陆续发货。
从天猫预售页面显示,夸克 AI 眼镜 S1 叠加 9 折消费券与平台补贴后,88VIP 会员最低实际到手价为 3329 元,不叠加消费券,88VIP 到手价为 3699 元,普通消费者为 3999 元。截至发稿,并获得天猫平台的实时成交竞速榜单智能眼镜行业 top1 的位置,销售金额更是超过其他AI眼镜品牌近三日累计销售额。
凭借其旗舰级的硬件配置与阿里系生态的品牌背书,夸克 AI 眼镜 S1 已然是 2025 下半年国内 AI 硬件领域最受瞩目的重磅产品之一。


双芯片+双光机,大厂的「旗舰级」AI眼镜范式
从硬件配置来看,夸克 AI 眼镜 S1 采用了当前行业内最成熟的旗舰级解决方案。核心配置为高通骁龙 AR1 芯片 + 恒玄 BES2800 低功耗协处理器的双芯片架构,搭配 Android + RTOS 双系统,实现动态资源调度,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优化功耗表现。
具体来看,骁龙 AR1 集成了 CPU、GPU、NPU 和 ISP 等模块,可以支持渲染 AR 光波导的画面显示,以及 1200 万像素影像的处理,主要负责偏资源型消耗的任务;而恒玄 BES2800 作为蓝牙主控芯片,在眼镜非点亮状态下,主要负责蓝牙通信类的轻量级的应用场景,如蓝牙音乐等,并且可在低功耗待机状态下,保持语音唤醒功能。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上,夸克 AI 眼镜 S1 采用了来自 Micro-LED+衍射光波导的双光机双目显示设计,更符合人眼双目的视觉使用习惯,且合像距可前后调节,可带来个性化的 AR 视觉体验。
据 VR陀螺获悉,其单绿色 Micro-LED 光引擎来自 JBD,属于“蜂鸟Mini Ⅱ”,光引擎体积为 0.15CC,可提供高达 8 流明光通量;基于表面浮雕光栅的衍射光波导片来自至格科技,具有低彩虹纹、高色彩均匀性等光学特性。

经过上游供应链和产业的多年推动,单绿色的 Micro-LED+衍射光波导方案已然非常成熟。无论是从上游供应的量产能力,还是从整体的光学质量来看,该方案都完全具备消费级市场落地的潜力,且可实现接近普通眼镜的理想形态,而这也是阿里夸克选择这一技术路径的主要原因。
设计、续航与佩戴,在“超薄镜腿”与“全天续航”中寻求最优解
外观设计方面,夸克 AI 眼镜 S1 据称拥有 7.5mm 超细镜腿,其镜框厚度比主流产品薄 40%,产品外观前置视觉接近普通眼镜。
7.5mm 超细镜腿的另一面是后镜腿的相对“粗犷”。对于当前市场的消费电子产品而言,「PCB主板」与「电池」是空间占用最大的两个部分,品牌厂商能做的只有不断的「选择、妥协和优化」,以打造一款更适合自己品牌定位和应用场景的产品。

而夸克 AI 眼镜 S1 这一设计也不影响美观,因为镜腿主要位于耳后,并在头发、发色等遮挡下,难以被轻易察觉,保证了眼镜的美观时尚。此外,得益于主板与电池的后置,夸克 AI 眼镜 S1 还实现了双电池+换电设计,搭配换电仓使用,续航时间可达 24 小时,解决了 AR 眼镜续航难的痛点,真正实现全天候可用。

区别于传统 AR 眼镜的卡扣式近视镜片或磁吸式镜片设计,在近视配镜上,阿里夸克 AI 眼镜 S1 采用了「一体贴合配镜」设计。「一体贴合配镜」让整体的眼镜结构更安全、稳固和美观,同时也能避免第三方配镜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显示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外部漏光反射增强、入眼光效与色彩均匀性下降等。
由于特殊的加工方法,阿里夸克 AI 眼镜 S1 近视镜片仅支持出厂定制,后期无法单独配镜。此外,折射率越高镜片就会越薄,商品页面显示:Conant 高端镜片 1.60(建议300度以内选择)的价格为 4667 元,Conant 高端镜片 1.67(建议600度以内选择)为 4838 元,Conant 高端镜片 1.74(建议800度以内选择)为 5436 元。
阿里“全家桶”灌注,AI眼镜应用场景如何「Plus」
作为阿里系为数不多具备 AI 多模态的消费级硬件,夸克 AI 眼镜 S1 搭载了通义千问最新大模型和夸克最新 AI 能力。
而为了让 AI 更好 “听懂”用户指令、“看懂”用户世界,夸克 AI 眼镜 S1 配备了索尼 IMX681 图像传感器及 1200 万像素摄像头。在声学方面,其搭载了 5 个麦克风与 1 个骨传导单元组成的阵列,确保在噪声环境下也能较为准确地实现语音唤醒和交互。
除 AI+AR 眼镜基础的 AR 提词器、AI 翻译、备忘录、AI 识图、AI问答等功能外,阿里系生态的功能接入,可以说是这款眼镜又一大核心卖点。

Meta 的护城河是“社交”,因此在 Meta Ray-Ban Display 上,我们可以看到基于 WhatsApp 等社交平台的聊天、视频通话等功能。相比之下,阿里的核心护城河在于“生活服务+商业”,这一生态优势也在夸克 AI 眼镜 S1 上得到了拓展:
高德导航(出行刚需): 这可能是最能体现双目 AR 价值的场景。在步行或骑行时,导航信息(箭头、路线、距离)直接叠加在现实道路上。用户无需低头看手机,安全性与便利性呈指数级提升。
支付宝(支付刚需): “抬眼即付”的体验极具诱惑力。在便利店、地铁闸机,眼镜自动识别二维码并完成支付。
淘宝(电商核心): “扫一眼”识别同款、实时比价。这打通了“线下所见”与“线上购买”的闭环。
飞猪(商旅场景): 实时航班信息、登机口提醒、酒店预订信息……在差旅这种“信息高负载”场景下,AR 眼镜的“信息找人”体验远优于手机。
此外,在拍摄眼镜常用的基础影像能力方面,阿里还自研了 Super Raw 超级暗光增强模式,在夸克 AI 眼镜 S1 上,让用户在夜间也能拍出细节清晰的高质量照片。视频方面支持 3K 视频录制,AI 超分超帧后可输出 4K 视频。
夸克 AI 眼镜 S1 是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的硬件载体,同时深度承接了阿里系生态内的技术积淀与核心资源。从底层技术支撑到生态资源联动,这款眼镜堪称汇聚了阿里体系的多重优势,真正实现了 “硬件 + 大模型 + 生态” 的三位一体。
阿里入局有望带来新一波“鲶鱼效应”
在 AI 眼镜这个新兴赛道,大厂的入局往往具有超越产品本身的产业价值。夸克 AI 眼镜 S1 的推出,对于整个 AI 眼镜行业的市场教育和供应链成熟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当前 AI 眼镜市场仍处于导入初期,用户认知和使用习惯尚未完全建立。根据陀螺研究院最新数据,2025 年上半年国内 AI 眼镜(含AI拍摄眼镜、一体式AR眼镜)市场销量为 20.5 万台,相较智能手机等成熟品类仍然是极小的市场规模。

与上月刚发布的 Meta Ray-Ban Dispaly 相比,夸克 AI 眼镜 S1 从光学设计、芯片配置、外观续航到市场价格更像是一款真正面向消费者的成熟产品,而前者正如陀螺君之前所强调的那样,它虽然配备了肌电手环,全彩的几何波导等更未来的技术,但整体的产品逻辑更偏向于开发者和极客玩家群体,属于“半成品”的探索。(更多阅读:《溢价150%,一副“半成品”引爆市场,Meta AR眼镜已被炒至16000元》)
这种差异化的定位凸显了市场教育的必要性。AI 眼镜市场需要类似 Meta Ray-Ban Dispaly 这样的“探索级”产品来推动供应链成熟并教育市场,同样也需要阿里夸克这样的“普及者”来定义成熟的消费者体验。阿里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夸克品牌升级为“2 亿人的 AI 全能助手”,其用户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阿里夸克入局 AI 眼镜,对于提升整个品类的用户认知和国内市场热度具有积极作用。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